
在日常生活中,当一个聪明人偶尔犯错时,大家通常会宽慰他:“智者千虑牛宝宝,必有一失。”而当平时比较笨拙的人偶尔有了灵光一现,大家却会觉得“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”。这个成语表达的意思是,哪怕是非常聪明的人,也难免有失误。因此,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”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深信不疑的道理。
实际上,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”最早出现在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中。原文是“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,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”。这句话后来被司马迁引用在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,并由李左车所说。提到李左车,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,但韩信在击败他后,立刻拜他为师,表现出极高的尊敬。既然韩信尊敬他到如此程度,李左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?
展开剩余73%根据《山西通志》记载,李左车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。李牧的儿子李泊在秦朝建立后官至中大夫,担任詹事。尽管《山西通志》成书于明朝末年,但根据李左车的姓氏、军事才华,以及他在秦朝末年的历史背景来看,李左车很可能真的是李牧的后代。
在秦朝末年,李左车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,被赵王歇封为广武君,这也是史书中对他的常见称呼。公元前204年,汉高帝刘邦派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大军征讨赵国,计划从河北省井陉关一带进攻,赵王歇则带领二十万大军准备迎战。当时,李左车并不看好赵国的前景,他私下去找赵国将领陈馀,建议给他三万士卒,去切断汉军的粮草供给,而陈馀只需坚守主力阵地。但陈馀认为李左车过于小心,他自己是儒者出身,不善用计谋,同时他也估计韩信带来的军队人数不过几千人,因此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。
然而,韩信已经通过间谍掌握了赵国的动向,得知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后,韩信心里大喜,准备实施自己的计策。他分出一支小队绕到赵军的背后,主力则背靠泜水布阵,成功引诱赵军出击。赵军果然陷入韩信设下的陷阱,主动出击,结果汉军在不利的情况下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,迫使赵军撤退。
与此同时,韩信的小队成功占领了赵军的营地,并将赵军的大旗换成了汉军的旗帜。赵军撤退时发现大本营已被攻占,顿时陷入混乱,最终被汉军夹击而全军覆没。赵王歇、李左车和陈馀都被俘。值得一提的是,韩信几乎在战斗结束的那一刻就下令不允许伤害李左车,并悬赏千金将他生擒。李左车被捕后,韩信立刻为他松绑,邀请他坐在上席,并向他请教如何攻打齐国和燕国。
李左车谦虚推辞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虽然韩信击败了赵国,但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,现在不宜急于出征,而应当先将赵国的局势稳定。至于齐国和燕国的处理,李左车建议先对燕国施展实力,迫使其投降,再对齐国进行劝降。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,果然燕国顺利投降,而齐国则被郦食其说服投降。
尽管李左车的后续事迹在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,但在民间,他却拥有着特殊的地位。清代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中提到过李左车,他被尊称为“雹神”,因为他有能力决定上天降下的冰雹在哪里落下。许多人因此供奉他。
综上所述,李左车虽然在秦朝末年的战乱中辅佐赵王歇,最终因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而沦为俘虏,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华获得了韩信的尊敬。在韩信的帮助下,李左车成功策划了燕国的投降,并通过巧妙的策略使齐国顺利归降。李左车的人生虽然有些神秘,但他的智慧和才能,始终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